第537章 赌上儿臣的清白(1 / 2)

不是!

安信王不是说,放走大朗雅一事,跟公主无关吗?

公主自行跑来认罚,又是什么意思?

别说是满殿朝臣和暗暗着急的回朝将领,就是宇文融也一头雾水。

看到李丝絮被大朗雅缠住,反而出现在了朝堂上,宇文融本就感觉大事不妙,她竟为了护住安信王自行认罪,宇文融又隐隐透出兴奋之意。

“关于大朗雅一事,因为事涉儿臣的清白,因此王伯才一力承担,事实上儿臣也参与了此事。”

安信王暗暗着急,朝李丝絮使眼色。

但李丝絮不管不顾,看向上首的皇上娓娓道来:“儿臣不能为了自己,让以命相搏,护我大唐安宁的边塞将士寒心,因此今日不得已出现在朝堂上,来说清楚关于大朗雅一事的始末。”

“我大唐将士不畏严寒,奇袭石堡城时,儿臣驻扎在石堡城外三十里营帐内随军行医,黎明之前,陆续有受伤的大唐将士被送来救治,他们的故土,还有亲人家眷等着他们平安归来,他们每一个人都是大唐的英雄,儿臣身为随行的军医,自当拼尽全力救治每一个受伤的士兵。”

“天亮之时,第二批伤员送来了营地,儿臣在替一个晕厥过去的大唐士兵拔箭时,一把泛着寒光的匕首,抵在了儿臣颈间,来人便是吐蕃王爷大朗雅。”

李丝絮继续说下去:“唐军奇袭时,他在石堡城,意识到大事不妙,连夜走密道逃出石堡城,知道城外有唐军驻扎,若是唐军追击,他们难逃一劫。”

“大朗雅此人懂些医术,他从吐蕃动身,就是要去灵州找儿臣,想从儿臣手上得到救治伤兵感染的奇药,还有麻沸散的方子,他对儿臣十分了解,从攻城的焰火迷雾中,判断出儿臣就在大唐军营中,想着儿臣若不能为吐蕃所用,必定会成为对付吐蕃的利器,因此扮成伤兵潜入军营,要将儿臣劫持去吐蕃龙庭。”

听李丝絮不急不缓娓娓道来,说起被劫持的画面,满殿朝臣都屏住了呼吸。

他们可以想象到,若是公主被劫持去了吐蕃,大唐将处于被动的局面。

因为以皇上对公主的宠爱,不可能对于公主被劫持一事无动于衷。

好在他们的十公主聪颖灵慧,与左羽林将军家的四公子十分有默契,将大朗雅和他的爪牙骗出军营后,用智谋和医术反擒了大朗雅一行人。

朝臣们听到这惊险的一幕,只感觉事情跌宕起伏,在那样劣势的情况下,公主竟能扭转乾坤?

不说她一个女子,就是男子也不会有她这般镇定自若,这般有勇有谋。

好在,最后反败为胜,擒住了奸诈的大朗雅,狠狠出了一口恶气。

众人悬着的心落回实处,李丝絮又继续往下说:“儿臣想为征战的大唐将士尽己所能做些什么,因此是以男儿身随军行医的,王爷他本不知道儿臣的身份,但因为大朗雅的劫持,儿臣又与李临淮自小相熟的缘故,因此儿臣的身份暴露了。”

李丝絮说这话时,还看了一眼一本正经立在安信王身后的李临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