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81章 国画大师张大千(1 / 2)

捡宝 布凡 3159 字 5个月前

王小涛此时,心里则是重重的松了口气。

这样的鉴宝方法,他也只是在电视上见过,然后凭借过目不忘的本领给记了下来,再加上平日的练习,才终于可以做到与电视上的那位一样,炉火纯青。

不过今天,还是第一次在其他人面前展示,还好没有失手,不然那可就囧大了。

就这样,将这幅草圣张旭《自言帖》,很快摊开又合拢后,王小涛已经有了自己的判定。

神眼天瞳异能开启,一股浓郁的乳白色雾气,便蜂拥而出,涌入左右双目。

接着是对于这幅字帖的鉴定声,在脑海中响起。

“品名:自言帖,作者:张旭,产地:苏州吴县(今江苏苏州),生产日期:唐开元二年八月(公元七一四年),品相完整度:百分之九十五,市场价值:七千万左右。”

几乎是在同一时间,是这样一幅自言帖,从张旭开始创作,到创作完成,再至流传至今的一幕幕画面。

“和自己判定的没错,看来自己现在的眼力,已经很可以了,即便是不动用神眼的鉴定能力,鉴定个真伪亦是完全没有问题,只是需要的时间长短,会有所不同罢了。”

王小涛心头自言自语声中,停了下来。

“王先生,这幅《自言贴》怎么样?”

于敏昌紧张的问道。

“张旭受道家思想影响很大,和王羲之等魏晋时期的土族人一样,书写追求放荡不羁的精神状态,而生性嗜酒的性格,使得其进一步在生活状态上,与王羲之有不谋而合的精神取向,所以其作品就像唐代李颀的《赠张旭》中所描述的一样,‘露顶据胡床,长叫三五声。兴来洒素壁,挥笔如流星。’,唐代诗僧皎然更是在《张柏英草书歌》中,承载张旭书法为‘阆风游云千万朵,惊龙蹴踏飞欲堕。更睹邓林花落朝,狂风乱搅何飘飘’,透露出张旭草书飘洒狂逸的气息。”

“张旭虽然以草圣著称,但是其书法也兼具楷书,只是以草书的造诣登峰造极。楷书规矩规整,端正严谨,草书潇洒磊落,变化莫测,其状惊世骇俗,变动如鬼神,不可端睨。”

“另外张旭对于藏锋古法的领悟得益于褚遂良,所以笔笔藏锋,线条浑厚古拙,中锋用笔线条特征非常明显,特别是其中锋笔法的运用纯熟,更是能随性赋形。”

“书法作品的鉴赏,主要从神采、章法、人品、内容、点画、间架和解构这七个方面,进行鉴定。这样一幅张旭草书作品的《自言帖》,无论是从哪个方面来讲,都完全吻合这七个特征。”

“另外款识,笔锋……这些所有的一切,都与草圣张旭的特点完全吻合,真迹无疑!”

王小涛给出了自己的鉴定结果。

“王先生,厉害,就你这一番鉴定,怕是内陆那边鉴宝节目上的国博馆专家,都比不了!”

于敏昌毫不吝啬的竖起了大拇指,这话可不是恭维,而是发自内心,发自肺腑。

“于老说笑了。”

王小涛谦虚道。

即便是抛开异能的话,他现在的鉴宝能力,也能够比得上国内那一小撮最顶尖的专家。。

若是把神眼能力也算上的话,那估计雷公也不行。

“王先生太谦虚了。”

于敏昌笑着道。

“于老,咱们继续,不知道这里面,能不能再看到书圣的真迹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