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54章 越窑青瓷八棱瓶(1 / 2)

捡宝 布凡 2803 字 5个月前

王小涛这个当事人,拿上东西后,很快和楚曼文离开,继续在坡子街里面溜达。

如今的坡子街,想要在这边捡漏,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,好多人别说好几个月,有时候甚至一年半载的,都很难在这边捡漏捡到宝贝。

王小涛继续逛下去,自然也没有什么收获。

不过这心情,明显是好了很多。

已经收获了件估价一千七百万的德化窑白瓷达摩相,这就很不错了,即便是接下来继续逛到底,也不会再有所收获,那也是值得的。

“曼文,干吗总这样看着我?”

继续逛下去的时候,楚曼文的目光一直都是落在王小涛身上的,直把王小涛一个大老爷们,给看得有些尴尬。

“看你厉害呗。”

楚曼文笑着回来了一句。

“这件事情,你又不是知道一天两天了,不用再刻意强调。”

王小涛非常臭屁的回道,不知什么时候,他已经有些爱上这种和楚曼文说话时调侃的感觉。

“不趁着机会,给我好好科普一下,德化窑白瓷的鉴定要点?”楚曼文笑问道,对于古玩她虽然也懂不少,可以算作真正的行家,但比起王小涛这种,那就差的太远太远了。

王小涛点点头,趁着机会便开始给楚曼文科普:“德化窑白瓷的鉴定,要从三个方面入手,然后还要掌握两个要领。”

“第一,迎光透视观察,但凡是真正的德化窑白瓷,迎光或者灯光透视下,全部均应透光,如果不透光就是赝品。”

“第二,真品釉面温润弱光,仿品釉面一般光泽度过亮,给人一种刺眼的感觉。”

“第三,仿品一般为模型注浆后分段安装而成,但凡采用注浆工艺的仿品,器内会出现瓷浆流动的纹路,一般呈垂直状,且胎体薄而轻,釉呈奶白色,放大镜下会有气泡,无真品腴润悦目之特征。然后造型往往千篇一律,犹如印刷制品,入目的感觉是过于归正、死板、毫无生机。真品则是手工捏塑堆贴,这会造成捏界面处留有手工捏制的痕迹,所以同一纹式同一对称物体造型仔细观察时,会发现有细微的差异变化,这是德化窑白瓷独有的特点。”

“两个要领:一是看,用放大镜仔细观察易损部位有无断裂痕,界面是否为旧痕;二是闻,将瓷器放在一个屋任何异味的器皿中一段时间,然后在室内无风静止的状态下,将器物迅速从器皿中取出的一瞬间,用鼻子闻其味道。”

说话间的功夫,两人已经又走过了十几家摊位。

这个时候,王小涛的注意力,再一次被吸引。

如果发现那件德化窑白瓷达摩相时的情况一样,这样一件不大不小的瓷瓶。

直口,长颈,溜肩,有三条凸起的横棱,腹部呈八棱,圈足外移。灰白色、质致密,釉呈浅青绿色,明彻如冰,晶莹温润如玉。

但从器型和釉色来看,应该是越窑青釉八棱瓶。

唯一看上去有些可惜的是,在这样一件越窑青釉八棱瓶的长颈上,炸开一道贯穿整个长颈的裂纹。然后外面的釉色还很不对劲,看情况好似是因为保存不善,导致的釉色脱落。

几乎是在王小涛视线落在上面的一瞬间,只见一股乳白色的雾气,便自这件巨大的瓷瓶上,蜂拥而出,一股脑的涌入双目,可见里面储存的能量,又增加了几丝。

紧接着,是脑海中响起的异能鉴定声:

“品名:越窑青釉八棱瓶,产地:古越州今绍兴上虞,生产日期:晚唐757年11月11日,品相完整度:百分之九十五,市场评价:三百万左右。”

于此同时,眼前也开始呈现出了,这样一件越窑青釉八棱瓶,从坯胚制作烧制,到上釉烧窑出窑,再到流传至今的一幕幕,都清晰的呈现了出来。